生态科学

促进科学数据共享 建立激励机制是关键

科学数据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基于可发现性、可访问性、互操作性和可重用性原则,实现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对于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率至关重要。

8月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中国科研人员发表评论文章,分析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现状,总结了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的成功经验。我国科学数据共享,呼吁数据共享为数据贡献者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励,以实现更广泛的数据共享。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

数据流动和信息共享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数据中心是推动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学数据共享的措施。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科学数据管理办法》指出,数据公开是政府预算内资助科研项目的基本原则; 2019年,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等首批20个国家数据中心上线。

然而,最近一项涉及2000多名中国研究学者的调查显示,中国研究学者虽然愿意分享研究数据,但也担心数据被滥用以及侵犯版权和许可。在我们国家,与同事和合作者私下共享数据更为普遍,而不是更广泛和公开地共享数据。 “可见,要提高新科学数据中心的影响力,建立中国研究人员对数据共享的信心,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李鑫坦言。

为了促进我国科学数据的广泛共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地球科学领域有两个重大研究项目——“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和“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综合研究》”提出新要求:资助项目获得的科学数据必须在中国地球科学数据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开共享;在项目的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和最终评估中,数据提交和共享以及数据质量都是被评估的内容。

同时,该机制也明确了数据共享者的贡献,并给予了激励。迄今为止,已有超过 2500 篇科学论文引用了这些数据集。 “这两个重大研究项目强调强制性数据共享,以及对数据共享者的认可和对知识产权的尊重。”李鑫说。

更可喜的是,中国科学院近日启动了地球大数据科学专项,旨在建设地球科学数据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地球大数据平台通过收集专项各类数据,目前已存储数据5PB以上,下载量超过50万次。

基于此,专家呼吁我国在政策、管理、技术、国际化等方面采取更具体的行动,用更大的努力和措施,提高科学家共享数据的意愿,增加我国的科学数据中心的影响力促进了更广泛的科学数据共享。

李欣表示,在政策上,敏感数据及其使用边界应进一步明确;在管理方面,可以将科学数据质量等指标纳入评价机制,数据中心还可以促进数据的引用和利用。数据重用指标用于量化每个数据集的影响,以激励数据贡献者;在技??术方面,数据中心可以提供数据集成和技术,包括机器学习平台、数据搜索引擎和智能数据处理工具。 ,更有效地为用户和机器提供更友好、更智能的服务;在国际化方面,鼓励发布中英文元数据和数据,积极参与国际认证,提升中国数据中心的国际影响力。

编辑/范辉

上一篇:青少年不应接种新冠疫苗? 7月“科学”流言榜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