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科学

全球连线∣长江旗舰物种江豚擦亮湖北生态名片

“叮叮铃”“叮叮铃”…… 早上11点50分,丁泽良的手机闹钟准时响起。他拿起一小桶教区,走进江豚笼养基地,蹲了下来。靠水。

过了一会儿,他捡起一条小鱼,在水面上轻轻抚摸。突然,一只江豚探出头来,“抢”了他手里的食物,留下涟漪……

盛夏,微风拂过江面。在中国湖北石首,在湖北长江天鹅岛白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笑天使”江豚频频跃出江面,在海浪中嬉戏。

作为长江的“旗舰物种”,江豚对栖息地和活动空间的要求很高,被誉为长江健康的“晴雨表”。然而,过去长江??流域的粗放开发,严重破坏了长江生态环境,江豚种群处于濒危状态。

如何饲养江豚已成为“长江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地处长江最长岸线的湖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江豚回归提供了有力支撑。

湖北长江天鹅岛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图片由湖北林业局提供

湖北长江天鹅岛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2年,其中石首河89公里,老河道21公里天鹅岛长江航道是中国第一个鲸类迁地保护保护区。保护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胡良辉说,相对封闭的区域,温暖湿润的气候,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一些从江西长江和鄱阳湖陆续迁入的江豚提供了栖息地。 .

设立,任何形式在该地区捕鱼停止后,许多“登陆”渔民自愿成为工人储备。今年54岁的丁泽良就是其中之一。 1992年,“登陆”后从事保护区江豚保护工作;全职江豚饲养员。

为了照顾江豚,丁泽良甚至把离江豚笼养基地不远的办公室当成了自己的家,日夜照顾江豚。现在,他已经掌握了江豚的习性:“一条江豚一天吃1公斤小鱼,一天四顿。一旦炎热的天气过去,他需要增加量和脂肪…… "

现在,江豚网箱养殖基地“天天”“可爱”养两只江豚。 “江豚生性敏感,我要像孩子一样温柔细心。”丁泽良说道。

喂食江豚丁泽良。 图片由湖北林业局提供

在预备队工作的护林员孙海文也是一名“登陆”渔民。他主要负责海岸线巡逻,防止人们在河里放网、铺网箱捕鱼,误伤江豚。

在孙海文看来,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保护区周围偷盗、堆放垃圾等破坏江豚生存环境的事件,近年来很少发生。”

“在各方的努力下,整个保护区江豚种群数量从最初的5只增加到100多只,种群年增长率稳定在10%左右.”胡良辉透露,2015年以来,保护区先后向其他保护区输出江豚24只,成为提高种群基因的种质资源基地。

湖北长江天鹅岛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逻船。 图片由湖北省林业局提供

在湖北,除本保护区外,长江新洛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监利河王庙长江无鳍江豚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鸡博物馆为江豚保护创造了良好的空间,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使湖北在江豚保护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江豚。

不仅在这些保护区,近年来,湖北多地实施渔民登陆工程,落实“十年禁渔”决定,着力推动中央绿色崛起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和丁泽良、孙海文一样,曾经“下水”的渔民弃船上岸,成为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同时,为恢复长江富饶,湖北省公、检、法三部门形成协同联动模式,构建长江生态司法保护新格局。环境。三年来,湖北法院系统共审理涉长江刑事一审案件4648件,一审涉长江民事案件7662件,一审涉长江行政案件3241件,受理社会公众案件820件。检察机关和社会团体提起的利益诉讼案件,涉及长江流域。绿色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这几年来,江豚屡次出现在长江湖北沿岸,成为长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的真实写照。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的最近一次长江江豚综合调查评价——“2017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普查”估算,长江江豚数量约为1012只,且呈趋势江豚数量急剧下降的势头得到遏制。

江豚的回归,擦亮了湖北的生态名片。 “江豚保护是‘大长江保护’的重要支点,有了这个支点,我们才能更好地平衡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武汉白鱀保护基金会秘书长王克雄表示,“我们预计,在长江流域的绿色发展中,江豚会有更好的归属感。”

上一篇:研究发现:生态保护助力敦煌鸣沙山恢复“鸣叫
下一篇:没有了